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130篇
测绘学   84篇
大气科学   65篇
地球物理   222篇
地质学   367篇
海洋学   6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1.
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以湖南郴州秧溪河湿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湿地系统在现代城市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位置,将生态理念融汇于景观设计方案中以实现城市湿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以湖南郴州秧溪河湿地公园为例,提出城市湿地景观建设的原则。郴州秧溪河湿地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带七区"的建设,在城市湿地规划中融入城市建设所特有的海绵城市和绿色屋顶的理念,以植物富集和生态浮岛的形式降低土壤及水质的污染程度,并结合森林生态旅游新概念,突出强调地域文化在城市湿地设计中的独特性。旨在探索一种适合城市居民发展需求以及符合湿地景观生态规划要求的设计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92.
中国大宗商品期货交割库空间布局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超  马春光 《地理科学》2017,37(1):125-129
运用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中国大宗商品期货交割库的空间分布与聚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大宗商品期货交割库数量呈现不均匀分布态势,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大宗商品期货交割库核密度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差异,核密度高值分布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西北部地区则呈现极低密度状态;大宗商品期货交割库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分布特征,主要在安徽、浙江、福建一带呈明显的集聚效应;大宗商品期货交割库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区域综合运输能力和进出口总额。  相似文献   
93.
根据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SIDC)发布的2012年全球冰川分布数据等资料,选取青藏高原冰川分布较集中的地区作为研究区,利用1995年、2005年和2015年3个时期Landsat TM/ETM+/OLI遥感影像数据和研究区附近气象站的气象资料,综合利用"3S"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等,研究3个时期研究区内湖泊面积与数量及其变化,从气候要素变化与冰川退缩角度分析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3个时期研究区冰川补给型湖泊整体呈扩张态势,1995年、2005年和2015年的冰川补给型湖泊面积分别为10700.5 km~2、11910.7 km~2和12518.3 km~2;与1995年相比,2005年的湖泊数量增加了2 041个,与2005年相比,2015年的湖泊数量增加了21个;分布在研究区各流域中的冰川补给型湖泊变化状况不同,分布在羌塘高原上的湖泊扩张幅度大,分布在柴达木盆地中的湖泊呈缓慢扩张态势,分布在研究区南部雅鲁藏布江流域中的湖泊相对稳定,还有一些湖泊在萎缩。随着海拔的增加,研究区中的湖泊数量和面积都呈现类似正态分布的特征。1995~2015年期间,冰川退缩和气温上升是导致青藏高原冰川补给型湖泊面积和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4.
基于MODIS数据的太湖蓝藻水华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长江中下游经济和农业发达地区的太湖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严重,蓝藻水华频发。对太湖蓝藻进行实时监测和掌握其时空变化规律是治理蓝藻水华的前提。利用2000~2011年期间的1 341景MODIS影像,采用浮游藻类指数(floating algae index,FAI),提取太湖蓝藻水华信息,研究其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3年,太湖水体零星蓝藻水华所占比例最大,太湖蓝藻水华发生面积较小;在蓝藻大量生长期和上浮积聚期,竺山湾、梅梁湾、贡湖湾和大太湖西北部水域的蓝藻水华发生频率较高。2004年,太湖水体中第一次出现了区域蓝藻水华,从2004年开始,局部蓝藻水华所占比例超过零星水华,且开始发生区域和全湖蓝藻水华。蓝藻水华月平均面积呈单峰变化,蓝藻水华频发区域向太湖湖心扩展,蓝藻水华频率由太湖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大,离湖岸越近,蓝藻水华发生频率越高。2004~2011年期间,除2009年外,其它年份太湖都有区域蓝藻水华发生。其中,2006年和2007年都有2次全湖蓝藻水华发生;2004~2007年整个太湖水体中的蓝藻水华发生频率都较高,2008~2011年蓝藻水华发生频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95.
青藏高原对流云的偏振雷达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垚  胡志群  黄兴友  陈超 《气象学报》2018,76(6):1014-1028
利用可移动式C波段双偏振雷达(C-POL),以及那曲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CD)于2014年7月30日和8月5日在西藏那曲地区的观测资料,并通过双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偏振雷达相态识别,清晰展示了这两次高原冰雹云发生发展的动力、微物理、热力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的对流云多在午后出现,水平及垂直尺度不大,但是对流云发生频繁、生消快,一般持续几十分钟。从RHI扫描的水平偏振反射率因子(ZH)、差分反射率因子(ZDR),以及反演的相态(Class)分布上可以明显看出,粒子跟随"0线"抬高,不断增长,回波强度也越来越大,并最终超过主上升气流从另一侧降落,形成冰雹墙的整个动力与微物理过程。从连续时次的RHI上还观测到一次对流单体发生、发展过程中相态从湿雪到冰雹的变化,单体刚刚触发时,回波高度不高,强度还很弱,但是却出现成片的湿雪区域,说明上升气流非常旺盛,将本来落到0℃层以下的未完全融化的湿雪重新带到0℃层以上,通过凝华、凇附、攀附等物理过程,仅仅10多分钟,这些湿雪就能够迅速增长成为冰雹。这些湿雪重新凝结过程中,释放潜热,进一步促进了不稳定结构,加强了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因此,如果某个刚刚生成的弱回波区域内,在融化层以上出现大量的湿雪,往往预示着该区域上升气流强劲,会迅速发展成强回波单体。   相似文献   
96.
GVR机载微波辐射计反演算法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GVR(G-band water Vapor Radiometer)机载微波辐射计自带反演算法在天津地区的适用性,将2016年北京探空资料分成春夏秋冬,对垂直累积液态水和垂直累积水汽的反演精度进行数值模拟检验。结果表明:垂直累积液态水反演精度随高度变化不明显,春夏秋冬4个季节反演结果相对偏差值范围分别为29%~78%、31%~71%、36%~67%、35%~79%,绝对偏差值范围分别为0.04~0.492 mm、0.075~0.294 mm、0.074~0.315mm、0.116~0.347mm;垂直累积水汽反演精度随高度降低(3000m以上降低更为明显),春、夏、秋、冬4个季节相对偏差3000m以下时分别为2.6%~20.8%、7.9%~19.1%、4.3%~16.5%、3.4%~14.2%,3000m以上时分别为6.4%~89.7%、12.5%~36.9%、13.2%~50%、11.8%~301%。与其他类型机载微波辐射计反演精度及GVR在北极地区地基观测反演精度相比,GVR自带反演算法在天津地区的垂直累积液态水和垂直累积水汽反演精度明显偏低。  相似文献   
97.
深渊着陆器技术研究及马里亚纳海沟科考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斗深渊是指海洋中深度超过6 000 m的区域,占据了海洋底部45%的深度范围,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斗深渊科学代表着当前海洋研究最新的前沿领域。面向海斗深渊科学近海底长时探测与采样应用需求,介绍了我国自主研制的7 000 m级"天涯"号、"海角"号深渊着陆器系统,针对深渊着陆器的装备特点,重点研究了生物原位观测、微生物富集与固定、生物诱捕及沉积物取样等技术。描述了深渊着陆器在马里亚纳海沟开展的试验和科考应用,验证了着陆器及采样技术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其对深渊科考的适用性,并取得了多项科考成果。  相似文献   
98.
张玉洁  刘洪  崔栋  桂生  冯玲丽 《地球物理学报》2016,59(10):3901-3908
在油气勘探与开发过程中,寻求能够从地震资料中直接识别储层油气的流体指示因子至关重要.由于现存多数流体指示因子都是在Biot理论假设前提下建立起来的,因此在双相孔隙介质条件下不能有效地识别流体.为此,本文基于前人提出的双孔介质统一波动理论,考虑岩石裂缝间挤喷流效应,在经典流体指示因子基础上构建了一种新的流体指示因子.该流体因子能够较好地反映岩石内孔隙流体的变化对波传播产生的影响.在实际资料的应用中,采用多种方法分析、对比该流体识别因子与以Biot理论为基础的传统流体因子的优劣,理论分析与实际资料的验证表明该流体因子对于储层中油气的检测有较高的精度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99.
陈超  谭刚  张理  郭凤  康珠 《四川地震》2014,(4):22-26
对康定地震台地质环境及仪器安装作了简要介绍。整理、分析了康定地震台JB3M金属水平摆倾斜仪及VS型垂直摆倾斜仪在日常工作中观测数据受到的干扰影响,截取了相关干扰记录波形并且作出了对应说明。为台站工作人员在日常观测数据处理中提供实例参考,为地震分析预测人员提取康定台形变观测数据时剔除其中的干扰因素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00.
地磁台网高压直流输电判别处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地磁高压直流输电干扰自动判断处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架构设计和运行流程,并对其核心功能的实现过程进行描述。本系统为全国地磁观测人员处理高压直流输电干扰提供具体时间、幅度参考标准,有利于地磁预处理数据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